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营造“向上向善”社会新风尚——《慈善法》 实(3)

来源:明日风尚·远方的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9月5日开通的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就是依据《慈善法》“信息公开”要求而建设的统一信息平台,用于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受托人等参与主体面向社会公

9月5日开通的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就是依据《慈善法》“信息公开”要求而建设的统一信息平台,用于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受托人等参与主体面向社会公开慈善信息。截至9月4日上午8时,该平台实时公布了全国2134家慈善组织信息、38件慈善信托备案信息,慈善信托合同规模近8.6亿元。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的开通使用,是履行《慈善法》信息公开要求的一项实在举措,是推进慈善组织信息公开行稳致远的基础性工程,承载着社会各方对公益慈善透明化、法治化发展的美好愿景。民政部在努力把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成为“权威、透明、开放、友好、创新”的平台的同时,还将强化技术创新,实现平台与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数据对接,让全国人民都能看到慈善募捐等领域的“明白账”、“放心账”。

然而,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度还需进一步提升。近日,为自闭症儿童群体筹款的“小朋友画廊”项目,就引发了一场争议,也让公众接受了一场慈善知识的再普及:善款是否应该直接给到画画的自闭症儿童、善款具体的预算情况应该如何公开、募捐是否可以引入商业活动……诸多问题折射出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程度不够、不及时,反过来加剧了公众的误解。解决争议并非难事,相关慈善组织机构只需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认真跟踪反馈,及时向社会公布信息,甚至让捐助者参与到监管工作中去,让公众了解善款的来龙去脉,这既是慈善组织对捐赠人和公众的义务,又利于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实现互利共赢。

信息公开只是慈善规范化、法治化的一个方面,强化慈善监管,尤其是互联网慈善监管也显得十分重要。

当前,“互联网+”的到来颠覆了许多行业的传统模式,公益慈善也不例外。网络捐助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传播速度更快、互动性更强、筹集效率更高。据不完全统计,《慈善法》实施一年来通过网络实施捐赠的超过了10亿人次,仅腾讯开展的“99公益日”就动员社会捐赠9.5亿元,有4500多万人次参加了捐赠。借助“互联网+”,网民参与慈善的热情高涨。

网络慈善风生水起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因受助人信息造假、资金用途不透明等问题而屡受质疑,个别事件因存在诈捐、骗捐嫌疑而在社会上引起强烈争议,既伤害了捐助者的爱心,也严重影响了网络募捐的公信力。“假孤儿”骗捐、“知乎女神”自导自演骗15万元、佛山夫妇筹集善款后晒旅游照、杨某谎称父亲死亡骗10万元、深圳“罗尔”事件等事件层出不穷,伤害了社会信任,削弱了公众参与慈善的信心。

虽然民政部就遴选网络募捐平台作出了规定,13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入选首批合法募捐平台名单,标志着网络募捐规范化监管的开端。但是,网络募捐的规范和监管仍然任重道远。一方面,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网络募捐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制度,加强对网络募捐平台的动态监管,逐步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管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伪慈善”、“骗捐”等事件往往牵涉到多个部门,只有各部门分工有序、联动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让慈善“劣币”得以驱逐,“良币”得到保护。

关于慈善法规

《慈善法》对以往慈善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顶层设计,促进了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为让《慈善法》在全国各地真正落地生根,激发全民更多的慈善参与热情,中央各部委不断完善相关配置措施,健全慈善法律体系,内容涵盖慈善组织登记认定、慈善募捐、慈善信托备案、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费用以及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

《慈善法》颁布后,与《慈善法》相衔接的《志愿服务条例(草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志愿服务条例》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为了规范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民政部制定实施了《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明确了“依法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可以面向公众开展募捐。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和个人不得开展公开募捐。”为进一步明确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民政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的通知,对慈善组织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费用的列支原则、列支范围、列支比例等内容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要求。7月30日,民政部公布了《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和《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明确网络求助行为不属于慈善募捐,其信息的真实性由提供方负责,信息平台对个人求助应加强信息审查甄别、设置救助上限、做好风险防范提示和责任追溯。此外,《慈善组织认定办法》《关于做好慈善信托备案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等系列措施先后出台,为《慈善法》落实奠定了基础。

文章来源:《明日风尚·远方的家》 网址: http://www.mrfszzs.cn/qikandaodu/2020/0901/394.html

上一篇:构建文明新风尚 开创转型新局面
下一篇:赤色中华新风尚 ——中央苏区时期党领导开展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投稿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编辑部|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版面费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论文发表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