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沈从文笔下老人形象的精神解读(2)

来源:明日风尚·远方的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超越的生存愿望 然而,沈从文寄予老人身上的思考并不局限于此。固然,非理性的情感与非必然的偶然,是“生命”有计划、按理性支配人生的巨大

二、超越的生存愿望

然而,沈从文寄予老人身上的思考并不局限于此。固然,非理性的情感与非必然的偶然,是“生命”有计划、按理性支配人生的巨大魔障,但是生命的发展,无从离开理性或意志。“一切奇迹都出于神,这由于我们过去的无知。新的奇迹出于人,国家重造、社会重造全在乎意志。种族延续、国家存亡在乎‘意志’,并非东方式传统信仰的‘命运’”。人生除了偶然和情感,还应当有点别的什么,“难道我和人对于自己,都不能照一种预定计划去作一点”。[2](P300)

“生命在发展中,变化是常态,矛盾是常态,毁灭是常态。生命本身不能凝固,凝固即近于死亡或真正死亡。”[1](P376)而对于老人,他们既已迈入人生的暮年,近于死亡,那么生命的凝固就不能不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正如作者在《长河》中所说的:“事实呢,世界纵然一切不同,这个老水手的生命却早已经凝固了”。可是老水手人老心不老,在命运的接连打击之下,他总是要想个办法脱身。老水手的重置家业、浪迹天涯,无一不是想凭借自己的“意志”去挣脱由偶然和情感形成的命运枷锁。即便当他最后成了一个坐坳守祠堂之人,生命的凝固也并没有让他失去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传奇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人生经验让老水手在面对外部世界的剧烈变动时,显得更加自信,也更加坦然。“慢慢的来吧,慢慢的看吧,舅子。‘豆子豆子,和尚是我舅子;枣子枣子,我是和尚老子。’你们等着吧。有一天你看老子的厉害!”、“好风水,龙脉走了!要来的你尽管来,我姓滕的什么都不怕!”老水手内心的呐喊,既是对恶势力的蔑视,也是对命运的无言抗争。这命运是“地方明日的命运”,也是身处其中的人的命运。老水手所想的,仍旧是“总有一天有些事会要你来作主的”。

生命凝固,近于死亡,却和老水手一样,想凭着自己的意志来安排命运的还有《边城》中的老船夫。十五年前,因着情感,老船夫的独生女丢开老的和小的,为一个军人吃了很多冷水死掉。面对人生的偶然变故,老船夫一言不语,在平静的日子里,将女儿留下的孤雏抚养长大。这些事对老船夫来说谁也无罪过,只应由“天”去负责,他口中不怨天,心里却不能完全同意这种不幸的安排。因此,当翠翠一天天长大,也开始因情感而困扰时,老船夫心情也变了,记忆中的隐痛让他担心翠翠会和她的母亲有着同样的命运。

按理说,“人太老了,应当休息了,凡是一个良善的乡下人,所应得到的劳苦与不幸,全得到了。假若另外高处有一个上帝,这上帝且有一双手支配一切,很明显的事,十分公道

的办法,是应把祖父先收回去,再来让那个年轻的在新的生活上得到应分接受那幸或不幸,才合道理”。可是老船夫不这么想,他以为死是应当快到了的,但无论如何,得让翠翠有个着落。他要把翠翠交给一个人,这个人要适宜照料翠翠,更重要的是,翠翠得愿意,只有这样,他的事才算完结。

为了翠翠的幸福,也为了求得人对自己命运的自主,老船夫四处奔波、探询,做着各种“安排”,直至死亡。但是他的“安排”却让他陷入了不被理解的痛苦境地,他成了一个好事、做作,为人弯弯曲曲、不利索的老家伙。也只有在死后,老马兵替他说出了生前一直忍着不说的话:“听我说,爷爷的心事我全都知道,一切有我。我会把一切安排得好好的,对得起你爷爷。我会安排,什么事都会。我要一个爷爷欢喜你也欢喜的人来接收这渡船!不能如我们的意,我老虽老,还能拿镰刀同他们拼命”。

沈从文在《短篇小说》一文中写道:“……一个人不仅仅能平安生存即已足,尚必须在他的生存愿望中,有些超越普通动物的打算,比饱食暖衣保全首领以终老更多一点的贪心或幻想,方能把生命引导到一个崇高理想上去。这种激发生命离开一个动物人生观,向抽象发展与追求的兴趣或意志,恰恰是人类一切进步的象征”。[1](P343)可以这么说,在老水手和老船夫身上,作者凝聚的正是这样一种崇高理想,即一个人历经人事偶然与情感的乘除,达至生命的凝固,却仍不忘追求生命的自主自为,为着自己的命运做一些抗争和安排,这些老人也正是人类一切进步的象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边城》和《长河》实乃作者唱响的生命理想之歌。

三、生命的庄严

老船夫虽是一个在自然里活了七十年的人,但在人事上的自然现象,即偶然与情感的乘除,又实在不是他所能安排的。天保的意外去世,顺顺的冷淡,傩送的误解,翠翠的朦胧情感,都是老船夫无法预料和安排的。面对无常的命运,他再奋力抗争,结果也只能是“捏紧拳头威吓了三下,轻轻的吼着”,最终在雷雨交加的夜晚,伴随着白塔的坍塌而死去。

文章来源:《明日风尚·远方的家》 网址: http://www.mrfszzs.cn/qikandaodu/2021/0302/465.html

上一篇:明日歌和一世歌
下一篇:富有理念的现实主义教育陶孟和论教育的社会性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投稿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编辑部|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版面费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论文发表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