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从诗词看唐宋时期的品茗风尚(2)

来源:明日风尚·远方的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茶水的选择上,北宋大家王安石曾跟苏轼留下一个著名的“辨水烹茶”的典故。说的是王安石身体有恙,偶然间,他寻得一个偏方:用长江中峡的水来泡

在茶水的选择上,北宋大家王安石曾跟苏轼留下一个著名的“辨水烹茶”的典故。说的是王安石身体有恙,偶然间,他寻得一个偏方:用长江中峡的水来泡茶。而苏东坡老家在四川,王安石便求之:“你若归乡探亲,请带瞿塘峡中峡一罐水与我。”后来,苏轼回了一趟四川,归来后,带了一罐瞿塘峡的水给王安石。王安石亲自烹茶,但不一会儿便脸色大变,于是问苏轼水从何处来?苏轼答曰为瞿塘峡中峡。王安石笑道:“这明明是下峡之水,为何骗我?”苏轼吃了一惊,只能说了实话,其因贪恋三峡之景,在中峡时忘了取水,只能装了一罐下峡水来滥竽充数。

虽然认了错,但苏轼很好奇,同样是水,王安石是如何知道其是哪一段的长江水呢?王安石答曰:“上峡的水势太急,而下峡又正相反,只有中峡的水不是那么急,也不是那么缓。所以,煮茶时,如果用上峡的水,味道就会太浓烈,而用下峡的水,味道又会太淡,只有中峡的水才正合适。刚才我看茶水的颜色半天才煮出来,于是便晓得它来自下峡。”这个故事,便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宋朝文人对饮茶时所选之水的苛刻要求。

3 煎茶与分茶

从汉朝到魏晋南北朝再到唐朝初年,并没有制茶法,大多是采摘茶叶后经过蒸熟捣碾,并加入一些调味品和香料,甚至还要放上一些生牛奶或者生羊奶,饮茶类似喝蔬菜汤。而唐朝饮茶者经过创新,逐渐把茶从原始粗糙的状态释放出来,发明了具有唐代特点的煎茶法。简而言之,其主要特征就是在煎茶时只放入一些盐,其余的添加佐料全部摒弃。在择水上,优先选择山泉水,然后才是河里的水以及井里的水。

宋代饮茶者对茶汤的讲究要远超唐代。苏轼曾在诗中描述:“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従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宋代既延续了唐代的煎茶汤,又将其发扬光大,增加了一道“点茶”的程序。什么是点茶?就是先把茶饼用火烤,然后碾压,再放入茶具中,然后以沸汤点注的一种茶品冲瀹方法,和唐代煎茶法有很大区别。宋代点茶法盛行,一方面源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另一方面源于文人士夫闲雅细致的生活品位。据蔡襄《茶录》记载,宋代建安民间流行斗茶,此风气很快就流布到帝王贵胄、文人士夫阶层及禅门僧侣间,形成了宋代这种独特的茶文化现象。宋代著名高僧宗赜禅师曾编纂《禅苑清规》一书,对禅门日常茶事、茶礼作了详细规约,对后代影响很大。

分茶,又称为戏茶。是表现力丰富的宋代茶艺,它以泡沫表现我国传统的书画,宋人又把它叫做水丹青。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的书画形式,从过去只能用纸张、竹简、丝绸、墙壁等载体来体现,进化到了可以用液体来体现,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进步,在我国的艺术史和文化史上,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曾写过名为《莫分茶》的词牌:“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从李清照的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得知,分茶是宋朝人日常生活中一种十分常见的茶艺活动。同时,分茶又是能跟下棋、读书、作画、弹琴等艺术相提并论的,这告诉我们,在宋朝时,分茶是与琴棋书画并重的一种艺术,彰显出分茶的时尚和当时文人对其的喜爱。

4 饮茶之礼与品茗环境

在唐宋两朝,茶是促进朋友情谊,烘托交友氛围的不二载体。无论是唐代文人,还是宋代大家,一旦有了好茶,往往会携茶访友,边饮边聊,或者吟诗作对,充满情趣。宋代文人杜小山一首叫做《寒食》的诗中,用简练的词句和充满张力的词汇,描写了一个冬夜里,他和来访的朋友一起对火品茗的美好画面:“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边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到了宋代,逐渐形成一种生日送茶的习俗,茶也成为了一种高雅的生日礼物。宋朝思想家胡寅在其七言绝句《黄倅生日送茶寿之》中记录了这一习俗:“北苑仙芽紫玉方,年年包篚贡甘香。顾君饮罢风生腋,飞到蓬莱日月长。”另外,苏轼也在其朋友生日时送茶并吟诗贺之。

唐宋两朝饮茶者,特别是一些文人墨客,把饮茶看作是一种艺术,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非常讲究饮茶的环境。从一些诗词中可以看到,唐宋两朝文人在饮茶时候,大多追求一种宁静、洒脱而又深沉寂静的意境。在品茗之际,特别注重自身与茶、茶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喜欢从中得到一种思想的升华和内心的净化。

文章来源:《明日风尚·远方的家》 网址: http://www.mrfszzs.cn/qikandaodu/2021/0424/502.html

上一篇:文化风尚与情感抒写明代送别雅集诗画中的图式
下一篇:没有了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投稿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编辑部|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版面费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论文发表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