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文化风尚与情感抒写明代送别雅集诗画中的图式(3)

来源:明日风尚·远方的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表达离别是送别雅集最直接的观念,两种图式和诗文中均有相当篇幅,如“垂虹桥下有流水,别意与之同此深”“顾此垂虹影,种愁谁短长”“酒拍拍兮满

表达离别是送别雅集最直接的观念,两种图式和诗文中均有相当篇幅,如“垂虹桥下有流水,别意与之同此深”“顾此垂虹影,种愁谁短长”“酒拍拍兮满兕觥,君再饮兮延我情”。除了宣泄情感,还有提倡朝隐和颂扬人才之意。后二者也是因离别而起。这相应也分出两种送别雅集包含的不同文化观念:京官雅集表现为对隐逸的渴望。在凤城饯别中,送行人设想归家后可以过上朝臣梦想的山林生活;词林雅集中,送行人更以沿途名胜为题,设想归去游览名山大川的快乐,这些正是当时流行的朝隐风尚的想象性表达,所以,“宴会”型送别雅集恰是朝隐风尚的表征。在吴人送别雅集图中表现为以特殊的文化意象暗示出行人的品德、心胸。

图4 明 唐寅 金阊送别图

从上文可知,这三个观念并不如“为政抱负”一样,直接以观念出现,而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说明,三个观念是概念集合,通过特定的意象表征观念。对观念关系的解析要从观念与意象的关系入手,这与图像理论非常相似。

图像学认为图像有三个层次:自然的主题、传统的主题和内在的含义。其中,传统的主题是融合某种思想主题于一物之中,也称为意象,它们是传统文化的传递者。内在的含义是透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一个阶段、一门宗教或哲学信仰其根本态度的潜在原则。并认为当单纯的形式、题材、意象、故事和寓言,是潜在原则的有形证明之时,也是卡西勒所说的象征的价值。所以,意象与象征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表征关系。中国明代送别雅集图虽然没有留下西方再现性的意象(如神话、宗教故事),但是以上三个主题在历史传统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象(相关事物或典故,如芦花、渔舟代表隐居)。这些意象既是某故事的凝缩,也是某种观念的表征。它们在文化传统中逐渐传播,被尊崇为特定的价值,成为某一群体文化认同的标志,进而转化为一个有话语权的系统。当特定人群看到或使用这些意象时,实际上有一个复杂的话语系统引导着想象力,实现意象和观念的融合。如果将这个话语系统与艾柯的开放信息系统相比,就会发现,意象与表征和语言与不确定性组成的开放信息系统类似。如果将话语系统转化为信息系统,意象即信息,信息通过安排可以找到平衡的奇迹和组织安排的必然性。平衡是艺术形式要达到的目的,安排通过各种技巧来实现,必然性即受制于内在结构。所以,通过转化,形式反映了开放信息的有机联系,是一个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信息具有刺激作用,当这些信息出现时不仅可以在特殊文化群体中形成回忆场,而且组合为总的语义,打开一系列无限开放的内涵。无限开放的内涵是一种实际结构,在其中,当能使观念的标志和情感刺激无法区分时,这种结合可以产生想象的复杂组合:可以享受不确定性的传达,也可以享受不确定性在头脑中产生刺激的方式,这是一种准确的机制,开启心目中的不确定性。但是内涵引起的每一次反应,都包含着指引想象的新可能。原有模式成为心理活动流程的指路标,界定启示场。如果说,原有模式相当于图像学的潜在原则,个人的反应是不同的意象及其组合,也即无限的开放性,那么潜在原则与开放的内涵之间就是一种辩证关系:它把个人反应能力作为自己生存和成功的前提条件;指引这种能力,操控这种能力。明代的送别雅集显然也是这种特殊的开放结构。“为政抱负”作为潜在的原则是表达离别、朝隐风尚和颂扬人才的前提,后三个概念正是在它的指引下将“为政抱负”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和事件,形成特定的形式。形式与内在的原则融合一体,在结构上与观念结构同构,完成了一个开放系统。开放系统的最小元素即意象,在表达离别之情、朝隐风尚时,参与人不仅采用了大量约定俗成的文化意象,形成一个回忆场,让相似的经验进入,而且作为一个祝愿性的观念,还打开无穷的想象,让新的内涵丰富起来。在颂扬杰出人才时,参与人直接用典型的意象将人才的杰出品德与能力表现出来,形成原有的模式,为新的政绩提供了坐标,设定了边界,使得内涵因每一次反应而更加鲜明、丰富。所以,经由形式(意象与安排),送别雅集图观念之间的结构关系得到确立,丰富的内涵变得清晰。

明代送别雅集的特殊图式是明代雅集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明人从观念角度改造传统图式的结果。虽然这些图像有程式化的嫌疑,但丰富的意义与图文的互动关系是明代诗画结合表达新意的突出手段。在传统言象意的关系中,更加强调了象与意的表达与表征关系是书画结合走向议论性、叙事性的一个表现。

文章来源:《明日风尚·远方的家》 网址: http://www.mrfszzs.cn/qikandaodu/2021/0424/501.html

上一篇:国风不等于古装亦非复古风尚
下一篇:从诗词看唐宋时期的品茗风尚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投稿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编辑部|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版面费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论文发表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