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文化风尚与情感抒写明代送别雅集诗画中的图式(2)

来源:明日风尚·远方的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送别雅集中的观念 图7 南宋 刘松年 香山九老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2 明 沈周 京江送远图 故宫博物院藏 贡布里希认为,图式的变化不仅是艺术

二、送别雅集中的观念

图7 南宋 刘松年 香山九老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2 明 沈周 京江送远图 故宫博物院藏

贡布里希认为,图式的变化不仅是艺术家创新图像的结果,更受到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的影响,这必然要求重新辨识图像,解释图像的新含义。不同于西方古代图像依据一定的经典文献(多是神话故事、宗教经典)表现某一场景,进而依赖拟人化手段说明图像的象征含义。明代送别雅集图主要是程式化的符号,属于皮尔斯意义上的“象征符号”,由惯例或规律联系起来,符号使用者所属的社会群体认同一个特定符号与一个特定的客体对象有关系。图式的辨别是根据参与者的诗文信息获得最低限度的图式,然后根据诗文中的观念重塑图像的外延。观念是决定图像意义的原则。诗文是明代送别雅集参与者创作的即兴诗歌,或题写在图像上,或作为图像的引首、跋尾被保存下来。通过这些文字信息得知,明代送别雅集图是由京官和吴中文人使用,表明特定“为政”观念的图像。

图3 明 唐寅 垂虹别意图卷 大都会博物馆藏

图9 明 谢环 香山九老图 克里夫兰美术馆藏

古代社会以“仕”划分士人的阶层,明代送别雅集参与人恰好围绕“为政地方”表明京官和吴人(主要是隐士、低级官吏)对仕的不同期许,正是不同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在京官送别雅集中,出行人是京官。凤城饯别是送行朝廷大吏赵友同作为宰相夏原吉助理,整治浙西水患的饯别宴会。送行人将赵友同受到重用看作是“昼锦荣殊甚,归承宠渥优”④《凤城饯咏图》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刊于《故宫书画图录》第6册,45页,题诗见46页。下文引用此图诗句均来自此图,不再标注。的表现。词林雅集是送中央政府官员龙霓到浙江任职的雅集。浙江是富饶之地,很多名宦创下丰功伟绩,留下历史名迹。游览旧名迹,创立新政绩是送别官员对出行人的期望。罗纪《文会赠言》指出:“豪杰之才得其地与权,真可以有为”⑤,正说明他们期望龙霓持宪节,在浙江做出大事业的愿望。

在吴人送别雅集中,出行人是出佐边郡的杰出官员,或学成的士子。其中文林、吴愈在地方做出杰出贡献,一堪任台宪,一可为御使,却或被调任叙州,或温州,心中多有不平,京江送远、虎丘饯别是催饯二人的结果。送行人也是吴中名士,讴歌出行人的心胸和杰出才能,劝二人出仕是主要目的。沈周曾云,大丈夫要志向远大,应将四海纳入胸中,小郡正可以试牛刀⑥《虎丘饯别图》刊于《美术生活》第37期,《吴中文献特辑》。转引《文徵明年谱》,87—88页。其中沈周题诗云:“丈夫志远大,才气负英雄。一温等小试,四海稔斯胸。”另本文所有引用该图题跋均出于此处。。边远小郡正如竹笋虽然味苦,却是友人迎难而上⑦《京江送别图》藏于故宫博物院。刊于许忠陵《吴门绘画》,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20—23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沈周题诗云:“苦而有味可喻大,历难作事惟其时。”另本文所有引用该图题跋均出于此处。,检验自我能力的利器,更可证明友人“贤于流辈”的能力。

金阊送别和金阊别意是送别地方官员进京的雅集,艺术家对地方官员的贡献给与充分肯定。垂虹别意是送戴昭学成归家的图像。目的在于鼓励学成而归的学子修身明理,孝弟家人,忠君泽民。戴冠序云:“人幼而能进于学,以明其理,以修其身,故能入孝出弟,行谨言信,穷则善家厚俗,出则忠君泽民。” ⑧⑧戴冠《诸名贤垂虹别意诗并叙》,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8册, 214—215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另本文所有引用该图题跋均出于此处。祝允明赞扬他的才华,云:“胸中故有长虹在,吐作天家补衮文。”总之,由于两个群体的社会阶层不同,他们对“政绩”的期许也不同,前者因为功勋显赫,更侧重还乡的荣耀,后者因受到不公正待遇,强调出行人的杰出才能,鼓励出行人再攀新高的期望更高。

理论上说,表现一个人的为政抱负,应该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或正在进行的政治行为,或已经取得的政绩。但在送别雅集图中,它是一个虚化的祝愿,却又是意识形态的表达。作为融合性原则,解释视觉作品及其知性的意义,甚至决定视觉作品的形式。此处暂时不讨论视觉成品的形式,而进一步分析包含于送别雅集中的文艺内涵—表达离情,提倡朝隐,颂扬人才—表征“为政抱负”的三个文艺性观念。“为政抱负”正是通过这三个观念发挥作用,指导图像和诗文的创作与欣赏。

文章来源:《明日风尚·远方的家》 网址: http://www.mrfszzs.cn/qikandaodu/2021/0424/501.html

上一篇:国风不等于古装亦非复古风尚
下一篇:从诗词看唐宋时期的品茗风尚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投稿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编辑部|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版面费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论文发表 |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明日风尚·远方的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